关于锌压铸模具的顶出数据
前面我们讲到了关于锌压铸模具中滑块的制造,相信大家收获不少,对压铸模具的一个理念也比较清晰了,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锌压铸模具中的另 一个难点-顶出。
通常500T以下压铸机顶出板托板的厚度35mm,保持板厚度25mm,500T以上压铸机顶出板托板的厚度50mm,保持板厚度30mm。顶出距离小于30mm或简易 的模具也可以不设置拉回装置。顶出板应足够大,就可以连接压铸机的四个顶出杆。
鑫鸿基压铸厂房
顶针的大小:尽可能大一点,但可选5 mm-6 mm,如果不是很短,采用阶梯顶针用SKD61的标准顶针,如:5, 6, 8, 10, 12, 16, 20, 25mm的顶出距离 :顶出铸件离开高点至少6mm。除非单独要求。对薄壁件,顶针尽量不要在面上,较好布在筋上。
模具加工
型腔上顶针孔:直径12 mm以下的孔,间隙为0,025/0,05 mm,直径12 mm以上的孔,间隙为0,05/0,075 mm,配合段25/30mm,孔间的模具钢壁厚至少 4mm,尽可能10mm。重要点:顶针孔和顶出板是一定要保持着垂直,复杂和精度高的压铸模具顶出板要,设置导柱和导套,顶针和顶针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,型腔热处理后采用线切割加工顶针孔。顶针与顶针孔的避空位不能接触在一起。顶出板用M12的螺钉紧固,间隔距离不大于150 mm。顶出板向前运动时不 能损坏模具和冷却水管。
锌压铸模具的顶出板后限位是不能和压铸机的顶出杆发生干涉的,所以在做压铸模具的时候,深圳鑫鸿基能够给大家一点参考的数据!
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形式有哪些?
液压系统常见故障
液压系统大部分故障并不是突然发生的,一般总有一些预兆。如噪声、振动、冲击、爬行、污染、气穴和泄漏等。如及时发现并加以适当控制与排除,系统故障就可以消除或相对减少。 一、 振动和噪声
(一) 液压元件的合理选择
(二) 液压泵吸油管路的气穴现象 排除方法:(1)增加吸油管道直径,减少或避免吸油管路的弯曲,以降低吸油速度,减少管路阻力损失。
(2)选用适当地吸油过滤器,并且要经常检查清洗,避免堵塞。 (3)液压泵的吸入高度要尽量小。自吸性能差的液压泵应由低压辅助泵供油。。
(4)避免油粘度过高而产生吸油不足现象。 (5)使用正确的配管方法。 (三)液压泵的吸空现象
液压泵吸空主要是指泵吸进的油中混入空气,这种现象不仅容易引起气蚀,增加噪声,而且还影响液压泵的容积效率,使工作油液变质,所以是液压系统不允许存在的现象。
主要原因:油箱设计和油管安排不合理,油箱中的油液不足:吸油管浸入油箱太浅:液压泵吸油位置太高:油液粘度太大:液压泵的吸油口通流面积过小,造成吸
油不畅:滤油器表面被污物阻塞:管道泄漏或回油管没有浸入油箱而造成大量空气进入油液中。
液压系统常见故障
液压泵吸空主要是指泵吸进的油中混入空气,这种现象不仅容易引起气蚀,增加噪声,而且还影响液压泵的容积效率,使工作油液变质,所以是液压系统不允许存在的现象。
主要原因:油箱设计和油管安排不合理,油箱中的油液不足:吸油管浸入油箱太浅:液压泵吸油位置太高:油液粘度太大:液压泵的吸油口通流面积过小,造成吸
油不畅:滤油器表面被污物阻塞:管道泄漏或回油管没有浸入油箱而造成大量空气进入油液中。
排除方法:(1)液压泵吸油管路联接处严格密封,防止进入空气。
(2)合理设计油箱,回油管要以45度的斜切口面朝箱壁并靠近箱壁插入油中。流速不应应太高,防止回油冲入油箱时搅动液面而混入空气。油箱中要设置隔板。
使油中气泡上浮后不会进入吸油管附近。
(3)油箱中油液要加到油标线所示的高度吸油管一定要浸入油箱的2/3深度处,液压泵的吸油口至液面的距离尽可能短,以减少吸油阻力。若油液粘度太高要更
换低的油液。滤油器堵塞要及时清除污物。这样就能有效的防止过量的空气浸入。
(4)采用消泡性好的工作油液,或在油内加入消泡剂。
(四)、液压泵的噪声与控制 从液压泵的结构设计上下功夫。 (五)、排油管路和机械系统的振动 避免措施:(1)用软管连接泵与阀、管路。
(2)配置排油管时防止共振与驻波现象发生。 (3)配管的支撑应设在坚固定台架上;
姓名: | 温先生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3929480028 |
业务 QQ: | 879153465 |
公司地址: | 中山市黄圃镇吴栏村乌珠山工业区(导航:吴栏村委会) |
电话: | 0769-82826580 |
传真: | 0769-82826580 |